English

我可以澄清这个“谜团”

1998-09-16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读了5月15日《南方周末》的一篇杂谈《难以澄清的谜团》,不胜惊讶。文章很短,专门从西北民族史专家冯家?先生和郭沫若之间一次“足以令人愤愤不平”的交往说起,然后有感而发。文章中说到的院长的名字,作者没写,不过明眼人一看就知是指郭沫若。冯家?先生是民族研究所的老学者,他在世的时候,民族所隶属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当时的中科院的院长是郭老。文章后半还提到,要“把那位院长的全集找来,看看哪篇文章属于冯先生的研究领域”,照此说法,既是“院长”,又有“全集”,自然更不是别人了。然而文章所述这段往事与事实完全不符。我作为当事人——也就是那个所谓被院长派去“取走”冯家?先生“论文”的人,有责任澄清这个本来并不成立的“谜团”。

30年前,我在中科院院部机关(当时还叫“革委会”)工作,有机会经常同郭老见面。1969年10月的一天,我到郭老家里办事。郭老要我设法查准确唐代中亚碎叶和条支这两处地名今天的地理方位,这涉及李白的出生地。郭老恐怕我记不准确,便撕下一张台历,在上面写了“中亚碎叶”和“条支”两个地名。当时于立群同志也在,她嘱咐我用郭老办公室的名义去联系。我随即与哲学社会科学部值班室通了电话。值班人员说,民族研究所有一个“图组”,负责搞唐宋元明清的疆界地图,可以听听他们的意见。我按照学部值班室的建议,走访了民族所的“图组”。待我说明来意之后,在场的几位同志都对郭老此时仍在从事学术研究,而且对历史地理方面的问题这样一丝不苟,深感敬佩。经过介绍,我知道了冯家?先生是“图组”的负责人,工作进度是由近及远,刚作到明朝,还没有搞到唐代。冯家?先生谈了他的看法,其他同志也时有插话。归纳起来,他们的意见是:中亚碎叶的位置在苏联哈萨克境内的老托克马克城,即今托克马克城以北15公里处;碎叶在条支国境内,条支国地域很广,相当巴尔喀什湖以南的一大片地区;条支国与条支都督府是两回事。我把这些意见扼要地记在郭老交给我的那张台历上,当晚向郭老作了汇报。冯家?先生没有交给郭老任何文字材料,更没有提到过一篇关于李白身世的论文。当天我交给郭老的,仍然是那张郭老写过字的台历。

最近,我设法向几位在“图组”工作过的学者了解到,冯家?先生是位很专注、很耿直的长者,六十年代由他负责的“图组”,工作一直很忙,他一向不主张组内研究人员的兴趣过于宽泛,把精力放在历史地理以外的其他题目上,直到1970年病逝,未见他研究过李白。冯家?先生他们的工作进度当时又刚到明代,未到唐代,而转年冯先生就过世了。经过就是这样。今天可以实事求是地说,冯家?先生和“图组”几位学者关于中亚碎叶、条支地望的意见,对郭老修改《李白与杜甫》一书中《李白出生于中亚碎叶》这一章,是具有参考价值的。

尽管“谜团”的作者自己也承认,所谓冯家?先生一篇研究李白的论文被郭老拿来署名发表的说法,除去一次耳闻之外,并无别的证据,但这仍不防碍他以此为凭,草成文章,发一番治学与做人规范的感叹,把剽窃之名加在郭老身上。如此作法,若不是出于一贯偏执,怕只能是欲加之罪了。这篇杂谈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当今文坛上一种不算太罕见的现象:以骂名人作为出名的捷径,尤其是骂那些已经过世因而不能作答的名人。难怪连谎称同郭老有过几百封通信的人,近日也从谬托知己转为恶语伤人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